痔瘡與直腸癌如何區別?

1.痔瘡可能發生在任何年齡的人身上,而直腸癌的患者多是中年人或老年人。

2.痔瘡患者的大便有血,這是因排便時擦傷患處,血液多數是隨著大便排出後滴下來,因此與糞便不相混合,更沒有粘液存在。而直腸癌患者的大便則常混有血液、粘液和濃液,而且大便的習慣會明顯改變。大便的次數增多,還伴有里急後重的感覺。倘用藥後腹瀉仍不能減輕,便應該特別留意了。

3.用手指伸入肛門內檢查是一種最有效的方法。因為大部分的痔瘡和直腸癌都是發生於手指可以觸及的部位。如果用手指由肛門伸入觸之,感到內部有一些凸起的小粒則為痔瘡。如果感到腸內有菜花硬塊或邊緣隆起中央凹陷的潰瘍,並發現腸腔狹窄得僅能容納一個手指;檢查後,指套上沾有血液、濃液和粘液者,則極可能患上了直腸癌,應該快去醫院就診,以免錯失治療機會。

肛瘺與痔瘡的區別

由於肛瘺與痔瘡都屬於肛腸疾病,而且發病部位都是在肛門,且都有疼痛跟出血的症狀,所以很容易把肛瘺和痔瘡混淆。但是它們的發病原理是不同的,所以它們也是很容易區分的。

痔瘡的一個主要症狀是內痔脫出。脫出於肛門外的內痔,受到括約肌的夾壓,靜脈回流受阻,而動脈血仍不斷輸入使痔核體積增大,直至動脈血管被壓閉,血栓形成,出現痔核變硬、疼痛,難以送回肛門內。肛瘺也是常見的肛門疾病。也可以稱為痔漏,是肛管、直腸周圍膿腫潰破切開後的後遺症。肛瘺大多是非特異性感染,少數是結核性的。其內口位置是在齒線附近,外口位於肛門周圍皮膚上,長年不愈有可能病變成腸惡變。

肛瘺是由於肛門周圍膿腫而導致的一種疾病,不經過治療是很難自癒的。而其後果即是長期從瘺外口流出膿汁、分泌物,甚至糞便。很多患者誤以為消腫就治好了肛瘺,其實不然,膿腫消除只是治標,而肛門裡面內瘺口並沒有消除,病灶在,那麼肛瘺就容易復發,很多患者出現一年發作一次的現象,原因就在於此。肛瘺每發作一次,就可能形成一條瘻管,一般的患者有1~2條,多的有十幾條。瘻管多了,反复刺激括約肌,會導致括約肌機能減退,大便失禁,甚至發生肛管惡變。肛管惡變病例在肛腸科臨床上時有發現,其中不乏一些年輕病人。

治療肛瘺關鍵是找到內瘺口,然後完全切除,專業醫師操作,找得準,切得快,患者遭受的痛苦小,一些非專業的醫師操作,不僅切不干淨、容易復發,更嚴重的會損傷括約肌,導致眾多的並發症,甚至造成肛門失禁,給患者帶來莫大的痛苦。

患者在進行治療時,一定要把肛瘺與痔瘡區別開來,不要把肛瘺當成痔瘡,而影響治療,延誤病情。肛瘺患者最好到專業的肛腸醫院進行檢查,做出正確的診斷,才能找到正確的治療方法。

痔瘡在什麼情況會惡化?

  1. 久坐著工作又熬夜,尤其是電腦族或司機。
  2. 排便異常,嚴重腹瀉或便秘時用力硬解。
  3. 肉體上或精神上的壓力增加,如懷孕、外出旅遊或工作。
  4. 飲酒或吃強烈、刺激性的食物,如麻辣鍋。

痔瘡輕微患者應如何處理?

  1. 排便後要清洗肛門,使用質地柔軟的衛生紙,「洗屁股比洗臉重要」。
  2. 肛門脫垂導致的疼痛,可使用局部冰敷的方式減輕疼痛。
  3. 按醫師指示使用局部止痛劑。
  4. 多做肛門收縮放鬆的運動。
  5. 避免久坐,輕度工作者應多利用時間走動。
  6. 長時間站立工作者,應讓雙腳多休息,多做兩腳交替原地踏步的運動。
  7. 多攝取高纖維食物,如菠菜、水果、蒟蒻等。
  8. 不要吃刺激性的食物,如酒、麻辣火鍋等。嘴巴覺得辣,肛門亦有同樣的感覺。
  9. 每日應攝取 20002500 c.c的水。
  10. 適度、規律的運動,對養成排便習慣有幫助。
  11. 應養成每日定時排便的習慣,若有長期便秘的習慣應找醫師診治。
  12. 輕微的痔瘡若有脫垂現象,可使用肥皂水潤滑後,將痔瘡輕柔推回。
  13. 懷孕、門靜脈高壓、直腸腫瘤、便秘等都會加重痔瘡,應提早就醫治療。

孕婦為什麼容易得痔瘡,該怎麼辦?

(一)原因:

  1. 懷孕以後,孕婦活動量減少及胎兒體重增加使子宮漸大,腹內壓增加,肛門靜脈回流受阻。
  2. 懷孕期間,孕激素分泌大量增加,致腸蠕動減慢,排便困難。

(二)孕婦一旦得了痔瘡,不僅會坐立不安,痛苦增加,尤其在分娩期間,用力生產,令痔瘡更加惡化,易造成脫肛、出血疼痛等不適。

(三)孕婦如何保健?

  1.  養成每天正常的排便習慣,多吃高纖維質食物及補充足夠水份,預防便秘的發生。且懷孕期間不應長時間坐著,平常應多散步,作些簡單的體操及伸展運動。
  2.  若不幸已有痔瘡,平常應以溫水坐浴,改善肛門血液循環,消除痔瘡腫脹;如果非常疼痛,可以局部冰敷,舒緩不適。另外也可塗抹軟膏,防止痔瘡惡化;千萬不要擅自使用瀉劑或灌腸, 以免引致子宮收縮而早產或流產,若不能通便或痔瘡惡化應儘速就醫。

痔瘡患者需要如何飲食?

  1. 吃含有大量纖維質的食物,並攝取足夠的水份。

  2. 好好的用早餐,調整生活規律。

  3. 剛起床飲冰牛奶或冷開水,刺激大腸蠕動。

  4. 適量的脂肪及油質是保持大便通暢的潤滑劑。

  5. 對痔瘡有益的食物,如高纖食物、香菇、蔬果、牛奶、優酪乳等。

  6. 對痔瘡有害的食物,如粥、香辣料、酒、低脂肪的肉類等。

哪些族群易患痔瘡?

  1. 便秘一族,尤其用力硬解便的人。

  2. 忍便型,忽視或延遲便意。

  3. 長期或經常腹瀉的人。

  4. 習慣在馬桶上閱讀的人。

  5. 懷孕族,尤其是生產時用力過度。

  6. 肥胖族,尤其是在減肥時。

  7. 職業上的久坐或久站。如電腦族、司機或警察。

  8. 銀髮族,因腸蠕動機能衰退,肛門結締組織鬆弛。